樹心學堂.Treellege.02-2722-1212
我們努力找回教育的初衷,原來,補習班也可以如此感動。

     不管孩子在安親班能學到什麼,當初會轉念讓桃子去念另類的樹心學堂,就只是單純的一念心"玩", 自己的小時候放學後哪有再去另一個學校?

     如果學校的終點只是22k(薪水),那起跑點怎麼開始,或者我們自己玩三鐵讓學習的這一路上與眾不同,不也值得?

(原文發於FB,作者為學堂家長,經作者同意後轉貼)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往常,我們接觸數學的方式都是先在課堂上學習基本原理,熟悉基本觀念以後,再練習計算,最後才學習應用題。這樣的設計應該仍是要讓孩子熟悉應用題型以後,出了校園,能夠在生活中應用。

  然而,數學只能用這個方式學習嗎?這是最適合學習數學的方式嗎?還有,那些真正的數學家,也是依照這樣的順序培養出他們的數學能力嗎?那些沒有讀過書,卻真的在生活中應用的人,也需要這樣的學習進程嗎?最後,這真的是最能讓孩子學好數學的方式嗎?

  我不認為「先熟悉基本原理最後再做應用練習」的學習方式「有錯」。甚至,我認為這是「應該要有」的學習方式,只是,我認為這不該是「唯一」的學習方式。既然,孩子都已經離開學校,來到補習班了,我們可不可以有一些「補充學校不足」的教學作法?

  我想讓孩子先生活,好發現數學;先找到適合的題目,好來解決問題;先充實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再來一起來歸納、討論出這些「有效解決方案」背後隱含的原理、法則;先「體會」了這些原理、法則以後,再自己找出最有效率的計算方法。這是我對這一堂課的期許。

  這一季,我們的課名叫做「金錢與數學」,顧名思義,我希望透過這九堂的努力,養出孩子的「金錢感」、「價值計量的觀念」以及「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能力」。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堂課是科學探索的最後一堂課,為了確保有足夠的時間,所以這堂課連上三個小時。這次課上的是實作,要結合之前上課的成果來完成作品,我準備了兩個組合動力車:水陸兩棲車、風力驅動車、二個手作的電動機(馬達)、還有之前大家組合而成的彈力動力車。

        本來打算讓大家自己選擇自己想完成的作品,結果大家一面倒都選擇水陸兩棲車跟風力驅動車,可能是看起來比較新奇吧。為了大家都能參與,所以只好低年級分成二組:ViCeBa一組;EaJeRa一組,分別完成風力驅動車與水陸兩棲車(這次因為場地關係,所以這次水陸車只準備在陸上行走)。讓StHu各完成一個難度比較高的電動機,並答應他們兩個,他們完成後就要去改良之前組合而成的彈力動力車(彈力動力車之前是照著模型的示意圖組成的,實際運作時:一來重量重,二來彈力弱,所以速度很慢,改良特指提升彈力車的速度。)

        之前上過的車輛原理、自行組合、動力原理、合作組裝,我注意到兩個低年級組在組裝的時候,完全沒有說「好難喔」、「我不會」之類的話,很自發的就開始組裝,從開始到過程中我完全沒有給予任何指示,反而是他們給我指示,「老師,這邊一定要有螺絲起子才能裝」、「老師,我還差一個電池」等等。結果他們兩組大約1個半小時就分別組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讓他們去玩他們的作品,享受完成的開心。

        兩個高年級的做電動機,難度頗高,而且是獨立完成,一開始Hu覺得困難重重,上手後反而十分認真的投入,St則相反一開始很投入,後來覺得遇到瓶頸了有掙扎一下才繼續完成。兩個人都順利完成後,很遺憾的電動機沒辦法啟動,接著就開始”除錯”的過程,這類科學實驗其實最菁華的部分就是在除錯的過程,主要是在培養孩子的細心與耐心。只是這次活動時間還是有限,又答應過要讓他們改良彈力車,所以除了二十分鐘的錯之後,只好先把電動機放置一旁。接著他們開始改良彈力車,幾乎立刻就能依據之前上的車輛原理看出改良的重點,他們完成的第一號作品是以馬達為動力源,結果加上馬達後太重,馬達的動力又不如預期,在試著做第二號作品做到一半的時候,時間就到了。

        動力車的整堂課,雖然主軸在教導車輛相關的原理與實作,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實際參與整個過程,讓他們在潛意識上能夠有「我可以獨立完成」、「我可以合作完成」、「我能了解原理」、「我能一步一步的進行直到完成」的概念,這些概念對實作/學習任何事來說,都是基本且重要的,這是這堂課能讓他們實際體會到的重點,而車輛製作反而是次要的媒介。這些概念不用再復習,也不用再用言語強調,我也從來沒口頭說過,甚至問孩子,他們也不會意識到,可是確實的會影響他們學習深遠。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人際互動時,我們常會不自覺、無意識為對方貼上「你就是...」的標籤,對方潛意識察覺這樣的氛圍,就會不自覺演出我的「劇本」,我就看到了「我想看」的世界。於是,我們就這樣和身邊人「交纏」在劇本之中。現在,我相信,無論別人怎麼做,自己永遠可以決定怎麼看對方,我們可以永遠為對方維持愛與良善的想法,這會幫助對方進化,絕對有用,特別是對教育孩子的時候。

  有時幫學生上課,我也會不自覺地幫孩子貼上標籤,但當我覺知到自己正在這麼做並放掉原先的想法時,我會發現:「我心裡的某某某其實只是在做他自己。」,當我用這樣的眼光看孩子時,我總會很吃驚:「他的英文能力突然進步好多!」

  11/6日是這一期最後一堂英語會話課。今天我們上課時,我跟孩子們說:「我們來演英文話劇每個人演自己想演的,說自己想說的一至三個英文句子,規則是沒有規則不設限,但要和別人能互動合作,每個人決定自己的出場順序。孩子們問我有沒有規定,我說:規定就是:沒有規定做自己!吧!」每個人演自己想演的,說自己想說的一到三個英文句子,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孩子們問我有沒有規定,我說規定就是:「做自己!」一開始大家都說自己英文不行,說沒有準備不知道要講什麼,然後為了誰先開始,誰想劇本而爭執,我看到眼前的事,但卻不提出任何評價,我就說:「那老師我先開始好了。」

  首先,是女生的部份,今天我演一棵悲傷的樹,然後當房子的小C就問我: “What’s your name?”我說: “I am a tree. My mom hit me ,so I am crying.” 接著Sa問我: “Why are you crying? Be happy.” 然後Ce出場了,她說 “I am a dog.”  Rb說 “I am a cat.” 我問Ce: “Are you happy?”她說 “yes.” 我問Rb “Can you be my friend?” 她說 “yes.” 最後大家一起說: “We are good friends. We play together. We are happy. Thank you.”

  接下來男生的部份比較有挑戰性,因為在一開始,男生小組之間有溝通上的問題,然後我就說:「那老師我先開始: I am a crazy woman.」接著我開始唱歌跳舞,然後演蛋糕的小V出來了,他說:“I am a cake. ” 我說 “A chocolate cake?”他說:yes.我說:“I am hungry. I want to eat you. ”  小V就說 “Don’t eat me. ”這時候演老鼠的大M出來了,他說“I am hungry. This is a cake. HaHa. I want to eat you. ” 他就開始吃,接著演Ming的大J出場了就說:“I am A-Ming. I like cakes. ” 開始跟大M搶吃蛋糕小V。接著大K出場了他說“I am angry bird. ” 我問他 “Are you green or red?”他很可愛的說: “I am pink. I like pink.” 哈哈哈,這時候演河流的小E出場了就說: “I am river. Be quiet. Everybody jump…”我愣了一下,原來他看大家太吵了想結束故事,於是我就說Everybody jump…大家就假裝跳了河然後完成故事。女生們還在白板上寫「大成功」,真是太可愛了。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的英文讀寫課,Celina跟大家分享My favorite book(我最愛的書),我帶了一本once upon a time,一本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編故事情節的立體書,公主隨著碰到的事情不同,養了不同的寵物,住在不同的地方,許了不同的願,每個孩子自己決定劇情,然後大家都要上來說自己的故事,然後我們再公投最棒的那一個,這個過程其實是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每個人對能自己決定故事結局都很開心,小E和Ra特別起勁,還跟我借書回去看呢!

  然後我們用一點時間複習了之前去公園學的英文單字,結束這愉快的一天。課後,Ra還跟沒有上讀寫課的同學分享今天的故事,真是認真友愛的孩子!

  這一季的英文課結束了,好高興Sa和Rb從一開始不喜歡寫英文,到現在只要要寫東西,她們兩個絕對都是寫得又快又好。

  關於小B,我更是要大大誇獎他一下,他寫字的速度較其他同學稍微慢一些些,一開始他比較依賴Celina,剛開始他常說:「老師,我不會。」Celina總是必須不斷鼓勵小B:「你好棒,你可以!」而現在,每次寫英文他都說:「老師,你教我!」、「老師,你等我我快好了!」態度明顯改變得積極許多。

  關於小C,我覺得她好棒,不論每次我們寫什麼,讀什麼她都很配合,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她的英文字寫得好漂亮J,上課也非常積極地參與投入。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中午,發生了一個小狀況,有兩位孩子同時「非常確定」某一個湯匙是「自己的」,並因此稍微延誤了吃飯時間,當下Sky老師引導他們去思考,事情的重心在當下應當擺在如何讓兩個人都能盡快用完餐,並和他們討論當前應當如何讓兩個人都回到時間的軌道上。

  雖然這個小事件在Sky老師的引導下暫時告一段落了,但是,他們還是很堅持這支湯匙是自己的,這讓我想到《ON BEING CERTAIN》這本書(副標題是:Believing You Are Right Even When You are Not.,中文譯作《人,為什麼自我感覺良好》,但我總覺得中文譯名並不適切)。當我們在自己「非常確定」的事情上與別人衝突了,這要如何解決呢?我認為這是倫理課的好題目。

  於是,這堂課,我們談「自覺」。

  一上課,孩子們一如往常般熱鬧地聊著天,我也順道和他們聊兩句,但當我宣布開始上課,並帶領孩子回顧先前的課程時,仍然有兩位孩子在我面前搶墊子,並和另外一兩位孩子搶著玩小烏龜,當然,也有兩三位孩子很熱情地和我一起回顧先前上課的內容。今天,我沒有刻意去管秩序,直到我明顯覺得被打斷時,我開始不說話靜靜地看他們,孩子們也陸陸續續覺察到,如我們的默契般,進入了靜心的狀態。

  等到孩子心都靜下來以後,我分別訪問每一位孩子,讓每個人說說「自己」從「進教室」到「靜心結束」之間的狀態。他們可以描述自己這段期間中「做了些甚麼?」、「在想些甚麼?」、「甚至內心的感受是什麼?」。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