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位孩子執行完他的閱讀功課,來找我檢查。

他看的寓言故事大意是:
兩隻小貓蓋了間房子,
要進屋時為了誰先進去爭執不休,
路過的狐狸看見,自告奮勇幫他們處理,
拿了把火燒了房子,也不用爭誰先進去。
後來他們撿到一塊餅乾,把它分成兩半,
他們又在爭誰的比較大塊,
路過猴子看見,自告奮勇幫他們處理,
左邊的比較大塊,咬一口,
便右邊比較大塊了,咬一口,
一口一口,餅乾全被吃光了,
小貓們才在後悔,不該爭吵不休。

聽他講完故事內容後,
為了確認他真的理解,
我問他:「所以這故事想告訴我們甚麼?」
「不要吵架。」
......太簡單的回答,不及格,「為什麼不要吵架?」
「因為房子會被燒掉,餅乾也會被吃掉。」
噴了一碗血後,我開始引導那孩子思考,
注意到吵架的原因,而不是專注在吵架的現象,
後來他能講出是因為雙方都想要爭比較好的,
所以才會吵架,才會被外人有機可乘。

我再問他「那請你跟他們說一句話,你會怎麼說?」
幾乎沒有思考的,孩子說:
「不要爭,餅乾小塊一點沒關係,有吃到餅乾就好^^」
這真是美德啊!
非常好~一個典型的教育體制下訓練出的符合社會大眾普世價值觀的完美制式化標準答案,考試可以得100分!

我淡淡地問:
「所以你也願意拿小塊的餅乾囉?」
嘿嘿笑著「不願意...」
「既然你都不願意,那你跟別人講這樣的話,別人會認同嗎?= =」

很有趣,
很多道理我們跟別人都能講得頭頭是道,
但親自執行起來卻又是另一回事,
我們要小朋友養成東西歸位的習慣,
但我們有多少次因為東西亂放而找不到?
孩子被別人嘲笑或吵架生氣時,
我們會跟他們說「別人怎麼樣你不要理他們就好了。」
但我們有多少次因為別人言詞挑釁而氣憤難平?
我們要孩子口說好話,
但我們又有多少次因為情緒而口不擇言?
我們要孩子懂得原諒別人,
但我們又能做到甚麼程度?

從孩子回答問題看出來,
標準答案人人都會回答,
大部分似乎也滿足於聽到標準答案,
所以大家開始習慣標準,習慣「應該」,
不用深思,不用向內探索,多方便~

我可能很難做到「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的刮乾淨」
只能說
「刮別人鬍子前,先跟別人說自己可能也還沒刮乾淨,請對方看到也提醒一下,並確認對方沒有要留鬍子」

在我倆反覆這麼一問一答下,
最後孩子出現了一個答案:
「我會好好跟他說,問他『可以給我大塊的嗎?』」
>「所以你的方法是?」
「我會好好跟他說。」
>「那如果他不願意呢?」
「......那就算了= =」

好好說,而不是用爭吵的方式,
雖然跟書上寫的寓意不同,
但我注意到,
當他講出這個答案的時候,
他的眼神,跟之前是不一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