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溝通的意涵
  「溝」是水道的意思,中國古代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水道運輸,而「通」是沒有阻塞的意思,所以,「溝通」兩字用來表示兩人間的訊息往來沒有阻塞。小朋友在課程中舉出,溝通可以透過英文、中文、語言、文字、肢體、語調、聲音等方式。英文溝通communication的字根 communi有「一起」的意思,所以,溝通是雙方的事,溝通不只是要表達自己而已,也包含了要觀察對方、傾聽對方。說到這裡,小朋友和老師演出了幾段成功溝通與不成功溝通的例子。在演出的部分Max特別願意表達和投入。溝通中最怕的是誤會,所以,我們需要學習適當的方式溝通。

二、非語言溝通:態度
  溝通不一定需要語言溝通,事實上,在生活中常常出現重要的非語言溝通,比方:眼神、語調、姿態。這種非言語的溝通也是需要學習的,在這個世界上,很多誤會的發生都是對於彼此的眼神、語調、姿態溝通不當而發生的。使用適當的眼神、語調、姿態就會表現出好的態度。老師在課堂中舉了很多故事,說明了眼神、語調、姿態溝通的重要。同學也都踴躍發問,最後人類(老師)也將態度連結到實踐課寫作業的態度與專心程度,並舉出學生在下課時的溝通案例,提醒同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實踐。

三、文字溝通:作文結構
  同學寫小記時,在構思內容上常常會出現困難,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以寫下去,這大多是文章架構安排的問題,所以在這堂課中,我們教學生「三腳豬法」來寫文章:
  第一步是要決定豬的三隻腳,也就是針對題目想出三個要寫的重點,想出了三點以後,再開始寫作。
  文章的第一大段要像豬頭一樣明確,寫法是將全文想要表達的主要感覺寫出,並適當地譬喻這種感覺。
  文章的第二大段要像豬身體一樣豐富,寫法是將文章的三個重點分三個方面寫出。如果要表達的內容較多,第二大段也可以分成三個小段敘述。
  文章的最後一大段要像豬尾巴一樣,短而有回鉤,也就是要用簡短有力的一小段話回應前述文章所言。

四、課堂中的生活實踐
  今天的課程中,老師提到,「講課」,也是溝通的過程,只要老師從學生的態度上感受到學生想聽,老師就會講得更多更起勁。小K今天的提問就非常踴躍,而讓老師願意與她分享更多,從小K的提問中可以發現她特別對人與人的互動、現實社會中的人際生態有興趣,此外也問了許多與溝通技巧有關的問題。第一天來上課的的小C一開始比較害羞,但在後來也連續問了老師好幾個好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