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是科學探索的最後一堂課,為了確保有足夠的時間,所以這堂課連上三個小時。這次課上的是實作,要結合之前上課的成果來完成作品,我準備了兩個組合動力車:水陸兩棲車、風力驅動車、二個手作的電動機(馬達)、還有之前大家組合而成的彈力動力車。

        本來打算讓大家自己選擇自己想完成的作品,結果大家一面倒都選擇水陸兩棲車跟風力驅動車,可能是看起來比較新奇吧。為了大家都能參與,所以只好低年級分成二組:ViCeBa一組;EaJeRa一組,分別完成風力驅動車與水陸兩棲車(這次因為場地關係,所以這次水陸車只準備在陸上行走)。讓StHu各完成一個難度比較高的電動機,並答應他們兩個,他們完成後就要去改良之前組合而成的彈力動力車(彈力動力車之前是照著模型的示意圖組成的,實際運作時:一來重量重,二來彈力弱,所以速度很慢,改良特指提升彈力車的速度。)

        之前上過的車輛原理、自行組合、動力原理、合作組裝,我注意到兩個低年級組在組裝的時候,完全沒有說「好難喔」、「我不會」之類的話,很自發的就開始組裝,從開始到過程中我完全沒有給予任何指示,反而是他們給我指示,「老師,這邊一定要有螺絲起子才能裝」、「老師,我還差一個電池」等等。結果他們兩組大約1個半小時就分別組好了,接下來的時間就讓他們去玩他們的作品,享受完成的開心。

        兩個高年級的做電動機,難度頗高,而且是獨立完成,一開始Hu覺得困難重重,上手後反而十分認真的投入,St則相反一開始很投入,後來覺得遇到瓶頸了有掙扎一下才繼續完成。兩個人都順利完成後,很遺憾的電動機沒辦法啟動,接著就開始”除錯”的過程,這類科學實驗其實最菁華的部分就是在除錯的過程,主要是在培養孩子的細心與耐心。只是這次活動時間還是有限,又答應過要讓他們改良彈力車,所以除了二十分鐘的錯之後,只好先把電動機放置一旁。接著他們開始改良彈力車,幾乎立刻就能依據之前上的車輛原理看出改良的重點,他們完成的第一號作品是以馬達為動力源,結果加上馬達後太重,馬達的動力又不如預期,在試著做第二號作品做到一半的時候,時間就到了。

        動力車的整堂課,雖然主軸在教導車輛相關的原理與實作,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實際參與整個過程,讓他們在潛意識上能夠有「我可以獨立完成」、「我可以合作完成」、「我能了解原理」、「我能一步一步的進行直到完成」的概念,這些概念對實作/學習任何事來說,都是基本且重要的,這是這堂課能讓他們實際體會到的重點,而車輛製作反而是次要的媒介。這些概念不用再復習,也不用再用言語強調,我也從來沒口頭說過,甚至問孩子,他們也不會意識到,可是確實的會影響他們學習深遠。

        如果給孩子多一點機會,去培養這樣的潛能力,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發揮天賦,而媒介可以是任何事,繪畫、作文、科學、對話、讀書等任何事,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的心態跟教師的心態對學生這樣的潛能力,都會有影響。所以給予機會並以適當的心態去培養孩子學習/創造的天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樹心學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