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文化課」是我負責的專題《老祖先的智慧:上古中國》。這一系列課程的主旨在加深孩子對世界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的熟悉,為日後的學習提供縱貫面的脈絡認識;並隨著歷史的進程,觀摩學習老祖先的智慧,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本專題共有四堂課,這四次的課程大綱如下:
第一堂:伏羲畫卦:中華文明的起源故事。
第二堂:聖王傳說:中國老祖先的困境與傳說中的英雄。
第三堂:文王演易:看老祖先用符號解釋變化,用變化理解人生。
第四堂:周行王道:介紹中國上古時代的歷史,談談什麼是真正的「王道」。
本次上課為《老祖先的智慧:上古中國》系列課程的第一堂課〈伏羲畫卦:中華文明的起源故事〉。本次上課課程大綱如下:
中國傳說中「世界」和「人類」是怎麼誕生的?
原始部落中老祖先如何生活?
原始部落中人們怎麼稱呼彼此?
原始部落中的領導人是怎麼誕生的?
我們為什麼叫「中華」民族?
介紹伏羲與女媧。
伏羲、女媧和「規矩」有什麼關係?
伏羲和女媧對中華民族的貢獻。
中華文化中最早的「樂器」是什麼的?
最早的「婚姻」和「家族」是怎麼形成的?
傳說時代與歷史時代的分別。
如何只用「兩個符號」代表「自然現象」?
如何只用「兩個符號」表示「一年四季」?
如何只用「兩個符號」表示「四面八方」?
如何只用「兩個符號」表示「家庭倫常」?
能用「符號」表示「一年四季」、「四面八方」、「家庭倫常」為什麼那麼重要?
「四聖獸」的由來是甚麼?指南針發明之前老祖先如何測量方位?
如何只用「兩個符號」進行「數學運算」?
如何只用一隻手的手指從1數到31?
如何運用十隻手指從1數到1023?
今天上課時大M非常認真,主動參與所有課程,顯現出他對歷史有極高的興趣,也讓老師很感動。課程中小柔、大J、小K也都有很不錯的發言,值得讚許。小E對歷史部分似乎比較沒興趣,但談到「符號」(畫八卦)的部分,他自己就主動畫了許多卦象。小R在本次課程的投入情況也比以往進步許多,但他反映課程內容稍難,跟得比較辛苦,我認為這是我的功課,我會再針對低年級孩子調整我的表達方式。對於離我們平常生活情境較遠時空情境(比方這次是原始部落的生活情境),小C好像比較難聚焦(比起週三的《生命課題與生活議題》課程,小C在週三明顯比較專注許多),關於這一點,我也會再找機會,和她核對一下這方面學習狀況,看看我要如何協助她、如何調整我的表達方式。
另外,我很驚訝絕大多數孩子居然是第一次聽「盤古開天」的神話故事,對於「女媧造人」也有半數孩子沒聽過。這似乎與我們小時候的情況相差頗大。這也顯示出了「文化課」於小學教育的必要。
留言列表